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加强跨行业衔接协同深化5G站址资源共建共享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着成绩,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质量领先的光纤网络和移动宽带网络,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偏远落后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共建共享注入的“加速度”。201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铁塔,统筹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运营,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目前,通过统筹资源、集约建设,电信企业使用的站址总量增长近1.4倍,新建铁塔共享率从14.3%提升至83%,相当于少建铁塔98万座,节省行业投资1760亿元,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碳排放超过2600万吨。
“在信息通信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深化共建共享是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在深化行业内共建共享的同时,与能源、交通、市政、房地产等行业的跨行业资源共享也在不断加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面对当前进一步深化5G站址共建共享所面临的挑战,他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全面落实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第二,加强跨行业衔接协同;第三,盘活存量通信站址资源,变“通信塔”为“数字塔”。
当前,跨行业资源共享正不断加速。张志勇指出,一方面,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推动公共资源开放,路灯、监控、电力、交通等社会杆塔资源被广泛用于5G建设,超过32%的新建5G需求通过社会资源满足,极大地提升了网络部署效率。目前,94%的县区将5G站址纳入地方城乡规划,83%的区县将5G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另一方面,通信站址“上有5G、下有光缆,中间有机房和不间断的电力供应”,独特的资源禀赋也被各行业所用。中国铁塔已为40多个行业提供了视觉感知、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等数字化服务,已有超过20万座“通信塔”成为“数字塔”。
进一步做大共享文章,对于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张志勇指出,在进一步深化5G站址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5G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进一步落实。5G建设以来,各地已基本将5G站址纳入通信专项规划,但在同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方面,部分地区未将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仅以文本形式公示印发,通信基站规划无法与地方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交汇,并且不能与地方规划同步修编,资源共享难度大。同时,通信基站多为地上或建筑附着物,分布分散、权属关系复杂,未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导致基站稳定性不足,2016年—2022年因与市政规划冲突等原因导致站址拆迁/搬迁多达57441处,2022年达到8256处。另一方面,规划数据无法共享,导致5G站址规划与其他建设类、保护类规划产生矛盾冲突,同步规划协调机制需要加快建立。例如,某省在提交通信设施规划数据时,发现11000多个站点落在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范围内,6000多个站点落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二是跨行业资源共享难度大。路灯、监控、电力、交通等社会杆塔资源丰富,是5G走向深度覆盖的优质载体。虽然各地、各行业在积极推动跨行业资源利用,但缺乏协同规划、设计标准差异大、电力容量不足、产权情况复杂等问题,导致资源共享难度大、利用率偏低,带来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难题。
三是存量站址资源共享潜力待发掘。我国通信站址规模巨大,仅中国铁塔就拥有站址资源210万座,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总体利用广度、深度还不够,各地、各行业还在大量新建杆塔资源,导致“多塔林立、多杆林立”,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美观。
面对上述挑战,为了进一步深化5G站址资源共建共享,张志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全面落实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新建项目和修编控制性规划时落实地块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将通信站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管控,提升站址稳定性,确保网络覆盖质量。同时,针对规划矛盾冲突的问题建议规划部门建立健全跨行业规划协调机制。
第二,加强跨行业衔接协同。市政交通、电力、铁路等行业充分考虑通信基站的物理位置、挂载能力、用电需求等,共同做好跨行业共建共享规划,推动与基站建设规划的衔接协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提升建设效率与效益,最大化节约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多功能智慧杆塔,满足各行业资源使用需求。
第三,盘活存量通信站址资源,变“通信塔”为“数字塔”。发挥通信站址“点多面广、站高望远、配套齐全”的资源优势,按照“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的原则,深化资源跨界共享,特别是盘活存量站址资源价值,变“通信塔”为“数字塔”,变“通信机房”为“数据机房”,助力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两会张志勇聚焦我国各地在推动智能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四个问题——智能充换电设施未纳入城乡建设规划,选址难、入场难、电费高问题突出,行业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居民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还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建议》。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出行需求,消除安全风险,张志勇提出了四点建议和举措:第一,将智能充换电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简化报批报装审批流程,开放市政、绿化、街道等公共空间,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网络布局。第二,完善强化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确保建设、运营质量。第三,加大财政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的建设运营成本,鼓励企业加快网络建设,实现居民平价充电、换电。第四,积极引导居民使用智能充换电设施,使得智能充换电解决“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安全”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作者:本报记者 姚春鸽)
(编辑: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