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李佳俊:“我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米玛 李有军 晓勇 张宇 时间: 2021-10-27

        李佳俊档案:

        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着名文学评论家。1960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进藏。曾任《西藏文学》主编、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出版的着作有散文集《西藏游记》《在雪原上》《雪域作家的智慧和追求》《我在西藏当记者》,文艺评论集《文学,民族的形象》《探索高原民族的奥秘》,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话剧《亚隆之恋》等。

        1964年“七一”前夕,共青团阿里分工委特邀骑兵支队翻译股长马占山,给阿里青年作先遣连进军阿里、解放阿里的英模事迹报告。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李佳俊为李狄三和战友们的巨大牺牲震撼不已。身为一名媒体记者,他彻夜难眠,觉得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于是,李佳俊对照马占山的报告和左齐将军撰写的回忆录《李狄三》,对先遣连的进藏各类事件和细节认真进行了查漏补缺,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工作。

        七月天气炎热。在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的闹市区一幢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83岁高龄的李佳俊。

        “那是1964年3月,我参加工作后的首次休假刚刚结束,广播电台编委会通知,要我到阿里与《西藏日报》建立联合记者站。所谓联合记者站,其实就我一个人。我带上户口本和组织关系到阿里报到。”

        回忆往事,李佳俊的精神立即抖擞起来。

        “我与阿里、与先遣连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始。”李佳俊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工农日记”,里面工工整整记录着各种采访素材。有访谈记录、有地名人名标注,甚至还有藏文标记。

        “因为当时我是阿里唯一的文学科班生,阿里分工委书记兼阿里骑兵支队政委刘少稚,希望我创作一部歌颂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大型话剧,这就是后来创作并得以在拉萨上演的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的缘起。”李佳俊告诉记者。

        李佳俊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只是因为神经性耳聋,听力几乎全无。记者只能把问题写在纸上,他看完之后,再回答问题。

        “对先遣连关注越多,采访越深入,细节就越生动感人。两水泉在哪里?扎麻芒堡是什么样子?我需要沿着先烈翻越昆仑山进军阿里的路线去亲身体验一番。”李佳俊说,“1965年7月,我到改则县采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终于有了实地采访先遣连英雄事迹的机会。”

        在改则县物玛区委书记唐振华和藏族女干部扎西卓玛的陪同下,李佳俊按照先遣连进藏路线,参观走访了冲东、洞姆卓里、扎保、纳如巴、江索郭(扎麻芒堡)等改则县境内的先遣连旧址,召开牧民座谈会,祭扫烈士墓地。

        “那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经历!”李佳俊说。

        李佳俊改则之行在新闻报道上的收获是一篇长篇通讯《踏访先遣连英雄的脚迹》,书写改则县甲日乡、加措乡群众对先遣连的深切怀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高昂斗志,以及生产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给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送交了一份《关于李狄三等烈士墓的调查报告》。

        这份写于1965年8月的调查报告总共4千余字,从先遣连事迹在当地牧民群众中的影响写起,详细记录了寻找先遣连旧址的过程、采访当地牧民的经历和先遣连精神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实地调查时的所见所闻、现场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调查报告还提出了迁葬建墓的具体建议和实施办法以及经费概算,等等。

        “我之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书写这份调查报告,是因为受到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强烈震撼,而56位烈士墓地的残破景象与后人对他们的尊崇极不相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李佳俊说。

        令李佳俊欣慰的是,他的调查报告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把分别埋葬在改则县江索郭、噶东等4处的烈士遗骨,统一迁移到狮泉河镇——这就是今天狮泉河镇北山坡上的先遣连烈士陵园。

        “为我所景仰的先遣连烈士的墓地搬迁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作为后来人敬献给先烈英雄的一束小花。”李佳俊动情并自豪地说。

        李佳俊在阿里记者站工作了4年,多次采访报道了先遣连英雄事迹,但是面对面采访先遣连战士的机会却在40年之后。

        “2003年冬天,已经退休在家4年的我接到时任《西藏文学》主编闫振中的电话,邀请我协助采访在世的先遣连老战士,撰写一本内容全面、扎实的书。能为歌颂先遣连事迹尽绵薄之力,当然是求之不得。”

        此时,李佳俊65岁,闫振中59岁。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成都会合,开始了“寻找英雄”的旅程。他们奔赴西安、乌鲁木齐、甘肃、山西等地,采访了先遣连报务员王惠志、副连长英雄彭青云、藏族翻译员乔德录、指导员李子祥等。

        “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坐火车,住招待所,靠两条腿走路,边走边聊,虽然很辛苦,但两个人都很兴奋!”李佳俊回忆说。

        基于半年的采访活动,李佳俊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寻找英雄路漫漫——回忆采访阿里先遣连的前前后后》。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先遣连英雄遭遇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能处之泰然而不改初衷,才显示出英雄本色。

        采访是在李佳俊的书房里完成的。书柜里摆放的大多是关于西藏的书籍,这里是李佳俊感到最惬意的地方。

        “如果离开了西藏,我什么都不是!”李佳俊说,“我们当不了什么英雄,但可以学习英雄,努力做一名正直、有良知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电话传真:0891-6349897 服务邮箱:xxzx@kjzctk.com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

        best365官网苹果下载_bst365体育娱乐平台_365bet大陆 发布厅 新闻中心 五位一体 党的建设 地市动态 群团工作 援藏专栏 反分裂 民族宗教工作 西藏党史 视频中心 资料库 《新西藏》杂志
        best365官网苹果下载_bst365体育娱乐平台_365bet大陆>西藏党史>党史工作简讯
        李佳俊:“我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米玛 李有军 晓勇 张宇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李佳俊档案:

        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着名文学评论家。1960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进藏。曾任《西藏文学》主编、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出版的着作有散文集《西藏游记》《在雪原上》《雪域作家的智慧和追求》《我在西藏当记者》,文艺评论集《文学,民族的形象》《探索高原民族的奥秘》,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话剧《亚隆之恋》等。

        1964年“七一”前夕,共青团阿里分工委特邀骑兵支队翻译股长马占山,给阿里青年作先遣连进军阿里、解放阿里的英模事迹报告。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李佳俊为李狄三和战友们的巨大牺牲震撼不已。身为一名媒体记者,他彻夜难眠,觉得要为先遣连英雄们做些事情。于是,李佳俊对照马占山的报告和左齐将军撰写的回忆录《李狄三》,对先遣连的进藏各类事件和细节认真进行了查漏补缺,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工作。

        七月天气炎热。在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的闹市区一幢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83岁高龄的李佳俊。

        “那是1964年3月,我参加工作后的首次休假刚刚结束,广播电台编委会通知,要我到阿里与《西藏日报》建立联合记者站。所谓联合记者站,其实就我一个人。我带上户口本和组织关系到阿里报到。”

        回忆往事,李佳俊的精神立即抖擞起来。

        “我与阿里、与先遣连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始。”李佳俊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红色封皮的“工农日记”,里面工工整整记录着各种采访素材。有访谈记录、有地名人名标注,甚至还有藏文标记。

        “因为当时我是阿里唯一的文学科班生,阿里分工委书记兼阿里骑兵支队政委刘少稚,希望我创作一部歌颂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大型话剧,这就是后来创作并得以在拉萨上演的大型话剧《冈底斯英雄》的缘起。”李佳俊告诉记者。

        李佳俊虽已高龄,但身体硬朗。只是因为神经性耳聋,听力几乎全无。记者只能把问题写在纸上,他看完之后,再回答问题。

        “对先遣连关注越多,采访越深入,细节就越生动感人。两水泉在哪里?扎麻芒堡是什么样子?我需要沿着先烈翻越昆仑山进军阿里的路线去亲身体验一番。”李佳俊说,“1965年7月,我到改则县采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终于有了实地采访先遣连英雄事迹的机会。”

        在改则县物玛区委书记唐振华和藏族女干部扎西卓玛的陪同下,李佳俊按照先遣连进藏路线,参观走访了冲东、洞姆卓里、扎保、纳如巴、江索郭(扎麻芒堡)等改则县境内的先遣连旧址,召开牧民座谈会,祭扫烈士墓地。

        “那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经历!”李佳俊说。

        李佳俊改则之行在新闻报道上的收获是一篇长篇通讯《踏访先遣连英雄的脚迹》,书写改则县甲日乡、加措乡群众对先遣连的深切怀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高昂斗志,以及生产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给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和中共阿里分工委送交了一份《关于李狄三等烈士墓的调查报告》。

        这份写于1965年8月的调查报告总共4千余字,从先遣连事迹在当地牧民群众中的影响写起,详细记录了寻找先遣连旧址的过程、采访当地牧民的经历和先遣连精神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实地调查时的所见所闻、现场描写,让人身临其境。调查报告还提出了迁葬建墓的具体建议和实施办法以及经费概算,等等。

        “我之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书写这份调查报告,是因为受到先遣连英雄事迹的强烈震撼,而56位烈士墓地的残破景象与后人对他们的尊崇极不相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李佳俊说。

        令李佳俊欣慰的是,他的调查报告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二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把分别埋葬在改则县江索郭、噶东等4处的烈士遗骨,统一迁移到狮泉河镇——这就是今天狮泉河镇北山坡上的先遣连烈士陵园。

        “为我所景仰的先遣连烈士的墓地搬迁尽微薄之力,也是我作为后来人敬献给先烈英雄的一束小花。”李佳俊动情并自豪地说。

        李佳俊在阿里记者站工作了4年,多次采访报道了先遣连英雄事迹,但是面对面采访先遣连战士的机会却在40年之后。

        “2003年冬天,已经退休在家4年的我接到时任《西藏文学》主编闫振中的电话,邀请我协助采访在世的先遣连老战士,撰写一本内容全面、扎实的书。能为歌颂先遣连事迹尽绵薄之力,当然是求之不得。”

        此时,李佳俊65岁,闫振中59岁。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成都会合,开始了“寻找英雄”的旅程。他们奔赴西安、乌鲁木齐、甘肃、山西等地,采访了先遣连报务员王惠志、副连长英雄彭青云、藏族翻译员乔德录、指导员李子祥等。

        “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坐火车,住招待所,靠两条腿走路,边走边聊,虽然很辛苦,但两个人都很兴奋!”李佳俊回忆说。

        基于半年的采访活动,李佳俊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寻找英雄路漫漫——回忆采访阿里先遣连的前前后后》。他在文章最后写道:先遣连英雄遭遇诸多难以想象的磨难,能处之泰然而不改初衷,才显示出英雄本色。

        采访是在李佳俊的书房里完成的。书柜里摆放的大多是关于西藏的书籍,这里是李佳俊感到最惬意的地方。

        “如果离开了西藏,我什么都不是!”李佳俊说,“我们当不了什么英雄,但可以学习英雄,努力做一名正直、有良知的人。”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电话传真:0891-6349897 服务邮箱:xxzx@kjzctk.com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