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无边绿意满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去过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 鹤舞翩跹万物勃发 雅尼湿地有新变化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1日 文章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又到夏日,高原上满目葱翠的树木、草原、田野在雪山蓝天的映衬下将西藏自治区装点得格外生机勃勃。一年前,正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起去看一看。

        【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2021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林芝尼洋河大桥,考察雅尼湿地。远眺水波荡漾、草木葱茏的雅尼湿地,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鹤舞翩跹万物勃发 雅尼湿地有新变化】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两江交汇处,总面积8738公顷。2009年被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2016年正式授牌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的生态价值极其独特重要,而且还很稀缺。全球湿地总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6%,却为地球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能在丰水时储水、枯水时释水,从而调节水平衡、改善局部气候,能通过动植物减碳固碳,能通过湿地植物消纳有毒物质,净化水质。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其作用与人体中调节水分、排泄废物的肾脏极为类似,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

        曾经,雅尼湿地区域受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植被减少、沙化严重,丰水期汹汹大水破坏良田,枯水期水退风起暴土扬沙,严重影响这里的居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大家愁容满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自2016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挂牌后,累计投入了3010万元实施雅尼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雅尼湿地补助等4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截至2022年6月,已完成植被恢复面积1839亩,占湿地总面积的21%。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例如,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制定了每年2000到5000亩的植树任务,全村从2008年坚持到现在,已种下了几十万棵树,造林近7万亩。此外,对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保护也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2019年7月组建的管护员队伍吸纳了来自雅尼湿地周边5个乡镇22个村的村民,一旦发现采石、挖沙、倾倒垃圾和破坏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管护员要立即上前制止并上报。“管理局+乡镇+村居”的管理模式,不但让湿地巡护管护做到了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也使更多的当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在有保护好雅尼湿地的决心与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今的雅尼湿地波清水碧,草木葱茏,繁花似锦,鸟翔鱼跃。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经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科研机构调查监测,雅尼湿地观测记录到鸟类5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首次在林芝巴宜区米瑞乡附近湿地内观测到黑颈鹤大种群110多只,同时发现有灰雁分布的新记录;初步监测发现昆虫154种,隶属4目19科134属,包括蝴蝶、甲虫、蜜蜂、蛾类等昆虫。

        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嘎玛村村民旦追次仁是一名湿地管护员,他说:“黑颈鹤是吉祥的鸟,它们的叫声非常好听,我们很多藏族人都很喜欢这个鸟。老人们经常会跟我们讲:‘你看这个冲冲(注:冲冲是黑颈鹤的藏语发音),它的叫声是非常吉祥的。’”作为湿地管护员,旦追次仁的切身感受是:“现在往湿地里丢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了,湿地里的垃圾也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了,所以越来越好了。”

        此外,还有其他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已记录有高等植物87科304属534种,特别是区域内的湿地植物中有30% 以上的物种属于西藏特有种;公园内以及周边地区偶尔到公园区域活动的脊椎动物有5纲26目59科234种。

        雅尼湿地生态的改善,不仅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风沙问题,而且其高原湿地独特的壮美景观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里已成为着名的林芝桃花的最佳观赏地之一,尤其是黑颈鹤在此停留之时,正是桃花盛开之际,灼灼其华间清啼入云,桃红绯然间鹤舞翩跹的胜景是大自然对这里的人们矢志保护生态的回馈,更是整个西藏自治区着力生态保护成效的缩影。

        【新时代,西藏奋力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区锚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自2012年以来,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政策法规,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截至2020年,西藏已累计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达814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7%,湿地面积达652.9万公顷。随着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西藏的野生动物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其中,珍贵的黑颈鹤由不足3000只增至万余只,藏羚羊种群数量由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增至30万余只,野牦牛种群数量从近1万头增至2万余头,滇金丝猴、西藏马鹿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恢复性明显,还发现了白颊猕猴等5个新物种,东歌林莺等5个中国新纪录物种。并且,西藏的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良好,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9.4%。可以说,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全力呵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的大国担当,更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体现。自2014年至2021年,仅在湿地保护方面,西藏就落实了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资金1.84亿元。聘用了737名管护员、93名监管员对试点范围内41.18万公顷重要湿地进行管护。同时,聘用2127名农牧民群众参与当地湿地资源管护,提供了38839个湿地管护和监管生态岗位,使农牧民群众从湿地保护中受益,实现了湿地保护与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双赢。

        除了林芝市,西藏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尝试将生态保护与促进群众增收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昌都市自2015年起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目的着手打造经济林,2018至2020年,昌都市完成投资2.44亿元建设经济林34981.96亩。如今杂交构树、树上干杏、苹果树、桃树等经济林已初见成效,漫山遍野的林木“绿了大山、护了生态、富了百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好循环互动。

        人不负青山,青山也定不负人。西藏在水、大气、声、土壤、辐射、草地、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上所取得的亮眼成就,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新时代新征程上,西藏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定将获得更好的守护。( 文/刘莉)

        (编辑:索朗次仁)